2009年11月29日 星期日

spoon 鍛造 一體 異徑 四活塞卡鉗

好用不用多說 spoon 鍛造 一體 異徑 四活塞卡鉗


碟盤需求 300 ~ 320 mm


盤厚需求 25 ~ 28 mm


框最小容許度 348 ~ 368 mm






2009年11月28日 星期六

HONDA FIT CLUB 新竹南寮小聚

哈哈.說真的第一次參加 FIT CLUB 的聚會.人還真不少.不過可惜的是風太大.吹的頭好痛!


下面就 po po 圖混版面摟..














2009年11月26日 星期四

5.威歌 Sentra M1 變臉 日規 G10 Bluebird Sylphy 動工

上次跟威哥把車頭合好後.送去版金達人阿伯那橋板件間繫.FRP引擎蓋+副廠版件



密合度






烤好了!!




看看 FRP 引擎蓋烤漆後的平整度



保桿




待續~~~~~!!



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FIT 底盤改裝晉升

這位車友10月份交的車.交車後積極的尋找底盤改裝部品.11月初時來找我聊天.


在改裝前事前充分溝通.讓我了解他的需求.我才可以給最恰當的建議.(我認為這點最重要.事前的溝通)



車主借由上次1000公里時保養機會.檢視我的施工感覺.(原來是檢視我~~@@)今天2500多公里底盤施工



CUSCO 前防傾桿 在溝通時有推薦 美規22MM的防傾桿.投資報酬率比較高.


但車主有品牌形象.車主跟我也認為 CUSCO 在生產這支22MM的防傾桿時一定比我們更早知道


日規 RS 22MM 的防傾桿 與 美規 22MM 防傾桿的事 沒有理由生產不具盡爭力的產品 重點在材質


在車主有充分的預算下是不二的選擇!



22MM




防傾桿 止滑環



斷點設計(採用焊接式做法)



車子降低後.三角架的角度會上揚.三腳架接近水平以上.輪胎會往車身外推.


所以會改變車傾角的變化.換上三腳架加長球接頭後.可恢復原本三腳架應有的角度及行程.


與其他底盤套件相互搭配.才能讓底盤發揮原有的性能.(下圖為原廠高度三腳架的狀態)



所以加長球接頭也在車主菜單之內.車主不喜歡因為換裝加長球接頭把原車三腳架拿去油壓床逼迫.



固換整支強化三腳架以及加長球接頭



原廠橡皮硬度35度.強化鐵套75度.底盤作動時因為橡皮秤套擠壓.無發發揮應有的角度.


強化鐵套有效改善底盤路感模糊.過彎 切換車道 更明確.


讓您切灣如魚得水.發揮應有的底盤角度快感!(下圖是強化三腳架的強化橡皮)



換裝上去後.三腳架狀態與未降低前相同



偏心螺絲的換裝除了可以準確讓定位師父調整外.重點就是免於擴孔之苦.


擴孔時產生的高溫傳導到避震器桶身.除了會改變裡面氣油壓力變化外.


也讓活塞油封容易損壞.減低避震器壽命.



車主指定 TEIN 避震器 .當然小郭也有推薦另一組 BUDDY CLUB N+ 避震器 投資報酬率比較高.


但車主上依台車也是使用 TEIN 車子開了9年18萬公里 直至車賣掉避震器還是完好


看來 品牌是品質堆砌出來的 已烙印在車主心中 無法動搖




今日車主換下的東西



試車交車時看到車主滿意的微笑.小郭內心滿滿


雖然 小郭 無法說服車主的想要.但是細像的搭配 與 建議讓套件更完美是 小郭 能給的


我問車主為何如此堅持品牌


他說就像女人的 LV包包 不再只是裝東西的功能而已


就像他的 FIT 不再只是 甲地 到 乙地 的工具而已


恩~~~~~~!!



2009年11月23日 星期一

轉貼 今天被白帥帥上了一課之媒體盃晨跑

原文出處 : 白帥帥部落格


在幾天前接獲媒體盃的邀約時 心裡還有一些猶豫
畢竟近幾個月來車子都是代步通勤 跟上次跑跑相比車況鬆散不少
不過一轉念 這陣子我也對白帥帥依照理論做了很多硬體設定上的調整
也許這是一個好機會 體驗一下學理與實務間的距離到底有多遠


就跟每一次的版聚跟晨跑一樣 前夜一定是刻意早睡又必定失眠
半夢半醒的在床上打混到清晨 迫不及待的就下樓熱車
迎著清晨的曙光駛上快速道路 早上的空氣真是讓人感到神清氣爽



到了集合點 現場聚集的車友與媒體同業車輛已經停了長長一串
挑了一個不太起眼的位置停車後 就跟許多業界的朋友相認
在如此健康的時空下哈啦 跟在記者會或是辦公室的感覺真是截然不同
今天事業部出席的同事還有號稱I牌第一型男的法蘭克朱
他同時也是I牌最速男 (我也是最ㄙㄨˋ男…吃素的素)
在此感謝E長官的照片 讓我的白帥帥有機會靜態「領先」一下997C4



出發時間一到 眾人便循序出發駛入快速道路閘道
一路上跟著 S60R、趙哥的淚眼鯊還有小七的曼菲斯GTI順暢前行
看著別人的好車在路上奔馳感覺也不錯 比看TOP GEAR更寫實
在此感謝七長官的照片 原來我的車從後面看是長這樣子啊~


到了坪林第二集合點 發現現場人車聚集的數量有夠誇張
不知情的恐怕還以為這邊是有晨間市場或是有人要示威抗議了
不僅道路兩邊都停滿車輛 連給大客車停置的空地也被大家佔據
還好老狼先生貼心的指揮交通 不然這次晨跑光「找車位」就要花半天


這種活動的好處就是友廠總會帶著最新的產品來給大家聞香一下
本日特餐就是全新MAZDA 3 2.5五門掀背車
外型就如同大家在雜誌上看到的 內裝質感比想像中好
特別是那個換檔撥片 雖然是塑膠材質 但撥動的回饋力道很不錯
空間的表現也令人印象深刻 行李廂的縱深很寬廣
國產化後的價格如果能控制在90萬以下 應該會賣吧


大家短暫的哈拉賞車後便循序出發 我選擇跟在C長官的1.8 MX-5後面
想說大家都是1.8自然進氣的自排車 應該算是同組別
就跟上次跟N長官的 CIVIC 1.8一樣 反正這種場合就是各自帶開 大家自己找同學玩


出發後沒多久就遇到慢車兩台 前面MX5沒兩下就撇過去了
但是我硬是被耽誤了幾個彎道之後才有空檔超越
接下來就一段長達數分鐘的前無古人後無追兵獨跑行程
這種感覺其實不錯 沒有壓力 又可以細細的品味車身的動態


這時候我才發現 白帥帥的動態有一種前所未有的平衡感
跟跑上次同樣的路線相比 車身配置上的改變大致如下:
追加QT偏位調整器(後懸吊調整置中)
改變輪距與輪胎接地寬(鋁圈從ET45 6J變成ET35 7J)
簧下重量降低(8公斤的鋁圈變成5.X公斤)
車頂架拆除(車身剛性下降)


之前在進彎前車尾會有不安定的扭動
進彎的車身動態會有點彆扭 無法用順暢的動態切出去
彎中車頭外推的狀況也很明顯 車尾的不安感也會時有時無
更不用說因為動態難以掌握
煞車總是過度使用 造成後段的煞車力道明顯下降


這次的狀況則完全不同 雖然不比剛砲或是性能車種見彎殺彎
可是進彎的時候 車身的負擔明顯降低很多很多
車尾以前輕浮的動態消失了 彎中的車身也很靈活
似乎車尾巡跡性的確隨著輪距變寬與後懸吊偏位調整而有所提升
而在出灣的感覺上 就是多了一種彈性 而不是以前的彈跳感
以前我偶爾抱怨太軟的NISMO避震器現在卻性格大變 又Q又韌
當然 不夠用的煞車也變成很夠用了


在獨走的彎道裡 我不斷的思考到底是哪項調整讓車身變了樣
卻又珍惜著掌心裏這得來不易的均衡感
走著走著 超過了有車頂架的MAZDA 323 跟上了銀色的MX5
我馬上利用以操控為強項的前車 重新檢核白帥帥的動態表現
一路上都還能以一定的距離內 跟著MX5前行 偶爾還可以逼近一下
車身一點都不覺得勉強 除了偶爾在路面起伏的路段減速時 下巴會卡到之外
我們以一種清爽的節奏 享受著北宜的路面 車速應該不快 但心情卻很愉快
也許這就是日本人常說的快適感吧


到了茶葉蛋休息點 馬上興奮的跟C長官還有法蘭克朱交換意見
難道鋼性降低卻讓整輛車的動態表現變成更平衡嗎?



事實證明 理論的確是有他的道理
對車子做的每一件事 都紮紮實實的反應到車身的動態與回饋
雖然SENTRA一點也不快 平常上下班定速國道行駛更感覺不出差異
但是在北宜這樣的路面 卻會讓所有的設定差異顯示出來
加上體會到剛性與車身平衡的相對關係 今天真是太有趣了
感謝小仰長官拍攝的開口笑照片


回程的路上 跟著保時捷997 C4跟法蘭克朱順順的下山回家
在不摧鼓 不超車的狀況下 一路欣賞著大屁股美人
除了不斷被噴石頭之外 也發現997的懸吊設定非常棒
以對應280km/h的懸吊阻尼 竟然在北宜鋪裝不良的路面上
也有穩定不彈跳的車身動態 相較於GT-R怎麼開怎麼硬的反應
這真是太成熟的表現了 還是說997有可調式避震器呢??
--
今天真的很開心
不但跟好友見了面 天南地北的瞎扯之外
也算是上了一課 體會理論與實務畢竟是會有所呼應的
到現在那種驚喜又平衡的快樂還在心裡迴盪
事後沉澱之後 除了珍惜這種平衡的觸感外
卻也讓我更困惑了 現在這樣就是白帥帥的最佳狀況了嗎?
我要怎麼樣才能在不破壞現有平衡的狀況下 讓他更上層樓呢?
等下次媒體盃再來研究研究吧!



FIT專用 6條裝 金屬油管

相關文章 : FIT 後軸 油管固定方式


專用6條裝 金屬油管 提升煞車效率


專用固定架 固定座 不用再用魷魚絲綁來綁去


用心的找還是找的到優良的產品